品 名:丁铵黑药
主要成份: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
分 子 式:(C4H9O)2PSSNH4
性 状:白至灰白色粉末,无味,在空气中潮解,溶于水,化学性质稳定。
包装:复膜编织袋包装,每袋净重25㎏。水剂为闭口塑料桶包装,每桶净重200㎏。
核心性能特点
分子中硫磷键(P=S)与两个硫负离子(-S⁻)构成强螯合中心,可与 Cu²⁺、Pb²⁺、Ag⁺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螯合物(稳定常数 K 稳约 10¹²-10¹⁶),丁基链提供适度疏水性,同时分子结构自带起泡活性,无需额外添加起泡剂即可形成稳定泡沫层。在铅锌矿分离中,较丁基钠黄药减少起泡剂用量 50% 以上,泡沫黏度降低 30%,便于精矿脱水。
在弱碱性矿浆(pH=7-9)中对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捕收力显著减弱,而对方铅矿、黄铜矿保持高效捕收。实测数据显示:在铜硫分离浮选中,铜精矿含硫量可控制在 2% 以下(丁基钠黄药通常为 2.5%-3%),在多金属矿分选时,可实现铜、铅、锌矿物的阶梯式分离,单矿物回收率差达 15%-20%。
抗氧化能力远超黄药,5% 水溶液在常温下可稳定存放 72 小时以上(丁基钠黄药仅 4-6 小时),在 pH=5-10 范围内不易分解,尤其适合处理含高铁离子(Fe³⁺)的氧化矿浆。遇强酸虽会分解,但反应速率较黄药慢 40%,操作容错性更高。
对皮肤刺激性轻微(兔皮肤刺激指数<0.5),急性经口毒性 LD₅₀>3000mg/kg(属实际无毒级),显著低于丁基钠黄药(LD₅₀≈2000mg/kg)。生产使用过程中无剧毒二硫化碳气体释放风险,职业健康防护要求相对宽松。
主要应用领域
矿业浮选
应用矿物类型 | 推荐添加量(原矿) | 配套药剂 | 处理效果 |
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 | 200-400g/t | 硫酸锌(500-800g/t)+ 石灰(1000-1500g/t) | 铅精矿品位≥65%,锌回收率≤3% |
硫化镍矿(含铂族金属) | 150-300g/t | 硫酸铜(100-200g/t)+2# 油(5-10g/t) | 镍精矿品位≥8%,铂回收率≥85% |
含银方铅矿 | 250-350g/t | 碳酸钠(800-1200g/t) | 银回收率≥95%,铅品位≥60% |
难选金矿(硫化矿伴生) | 100-200g/t | 氰化钠(5-10g/t)+ 活性炭(500-800g/t) | 金回收率提升 8-12 个百分点 |
贵金属回收辅助
在重选尾矿再选流程中,作为捕收剂可有效回收微细粒金(<5μm)和银矿物,与氰化法联合使用可使总回收率提升至 90% 以上,尤其适合含碳质矿物的复杂金矿。
使用与储存注意事项
储存要求:必须存放于阴凉干燥库房(温度≤30℃,相对湿度≤60%),远离火种、热源及强酸(如硫酸、硝酸),包装需严密密封(建议采用双层密封结构),与食品原料及氧化剂隔离存放(间距≥2m)。
运输规范:运输车辆需覆盖防雨篷布,避免淋雨受潮;装卸时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破损;夏季运输无特殊时间限制(因稳定性优异),但需避免长时间暴晒。
安全操作: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(KN95 级)、丁腈手套;皮肤接触后用清水冲洗 5-10min 即可(无需肥皂水);工作场所保持通风,无需特殊气体检测设备(无剧毒气体释放风险)。
环保处理:废弃产品及包装物由专业危废处理单位处置;浮选废水经自然曝气 24h 后,硫含量可降至 0.5mg/L 以下,符合《选矿药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5466-2010),无需额外氧化处理。